扎实基本功,为“课程思政”实效进一步提升服好务
10月22日,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何玉海教授为学院全体教师作了《课程思政本质内涵与实施方略》的讲座,本次讲座系马克思主义学院例行业务学习。讲座在学校综合楼A504举行,由陈静副院长主持,学院全体教师聆听了讲座。
讲座开始之前,何院长强调了本次学习的重要意义。他说:“马克思主义学院担负着全校‘课程思政’实施的服务指导工作,我们每位教师身负重任。有道是打铁必须自身硬,因此我们必须确切把握‘课程思政’的本质内涵、重要意义和实施方略,如此才能胜任工作,促进我校“课程思政”取得更大成绩”。
在讲座中,何院长围绕“课程思政”的提出、概念、内涵、意义,“课程思政”的运行机理、课程构成、实施方法与策略,“课程思政”的认识与实施中存在的误区与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与策略等为老师们作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报告。为老师们消除了许多疑虑,提高了认识。
何院长强调,实施“课程思政”必须坚持两个立足点:一是立足与党中央的基本要求,二是立足于教育学基本原理。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既把握好了政治方向,又尊重了教育规律,进而提升实效。他说:“作为马院的教师我们必须明白:实施‘课程思政’就是为了实现‘教育教学的一体化’,强调‘教学的教育性’,倡导‘既教书又育人’”。他说:“思想政治教育也好,德育也好,只有坚持全课程育人,方能实现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和全过程育人。认识上去了,我们才能做好本职工作,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此次讲座,使各位教师在深刻的领悟到“课程思政”的深刻内涵的同时,对“课程思政”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思政”与“思政课教学”、“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课程思政”与“大思政课程”等概念之间的关系也有了正确的认识。
最后,何院长希望老师们要多动脑筋,探索实施卓有成效的课堂教学改革,如:可以探索“讲授、交往、对话、服务”“四位一体”的教学方式方法,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进而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